
甘露慈善基金簡介
-
甘露慈善基金簡介
甘露慈善基金於2006年由尊貴的第八世殊利仁波切創立,是香港政府法定非謀利免稅機構,集弘法、慈善和佛教文化事業為一體。
在甘露基金會及其他信眾的支持下,仁波切於不丹的寺廟 - Karma Thegsum Dechen Ling - 「三乘大樂林」,於2010年10月正式開光,成為噶舉傳承法脈的重要寺廟,亦是仁波切佛行事業的一個里程碑;展望將來,基金會訂下了十大長遠目標,在香港、不丹以及青海三地推動弘法活動及社會福利工作。
-
甘露慈善基金十大宗旨
僧侶生活資助計劃
現時在仁波切照顧下的僧侶已達350名,分別註錫於不丹三乘大樂林及青海創古寺,在未來人數將陸續增加,由於兩地之天然資源貧乏,喇嘛大部份之生活所需均依賴海外善信支持,確保寺廟內外環境之衛生和得到適當維修,為喇嘛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間,令寺廟成為長遠禮佛之所。
教育計劃
在不丹三乘大樂林成立佛學院,為僧侶提供7-9年的完整教育課程,學習五大部論,繼而進入三年閉關修習。另外,寺廟亦提供雕刻及繪畫之課程,使喇嘛們學習其他之生活技能,除此之外,仁波切亦贊助不丹之窮困學生,在本地或印度接受教育。
印經計劃
由於過去很多珍貴的藏傳佛教典籍都在歷史過程中損壞和流失,很多寳貴的法教因此失傳,甚為可惜。有見於此,仁波切計劃未來在各地搜集罕有的經書法本,重新較訂印刷,或資助其他有志團體的印經計劃,使佛法得以源遠而流長。
環保計劃
每年五月推行植樹活動,現時在三乘大樂林週邊種植樹木已超過一千株。未來,基金將繼續在香港、不丹以及青海推動社會環保及綠化計劃。
動物保護及放生計劃
珍惜生命、愛護眾生乃佛法之重要理念,而一切有漏善法中,以放生之功德為最殊勝,由於放生活動在不丹及藏地因緣所限,不易實行,因此基金會將在香港福地舉辧更多放生活動,讓信眾廣種善緣。
素食推廣計劃
素食是放生和戒殺生的實際行動,菩薩善行應以大悲心持守殺戒,佛弟子應視眾生為父母,愛護生靈,斷除殺業,逐漸放棄葷食,因此基金會將大力鼓勵在香港、不丹及青海各地素食之推廣。
菸酒及毒品戒除計劃
現今社會,很多人因心靈空虛而寄情或沉迷菸酒毒品,除了傷害身體,更禍及家庭社會,為害甚深,佛陀亦勸悔世人遠離酒害,不丹政府近日更禁制菸草進口,並向國民教育吸菸嗜酒之禍害,仁波切亦親自輔導沉迷菸酒之人士,至今已有60人在仁波切指導下立誓戒除菸酒毒癮,未來基金會將進一步協助不丹甚至於香港社會人仕戒除菸酒及毒品之工作。
快樂指數計劃
末法時代,社會雖然生活富裕,但對物質的追求愈加貪執,很多人為了工作或感情上的問題而終日煩惱憂傷,佛陀教導我們快樂並不需要依賴外在的因素,而是在自我的心靈上尋找到滿足。不丹的國王亦積極在國內推動「快樂指數」概念,教育人民如何做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仁波切亦希望在其各地佛行事業中滲透「快樂指數」概念。
寺廟修建計劃
為了方便跳金剛舞和喇嘛辯論,寺廟的廣場需要舖上石頭,還有,寺廟三樓的普巴金剛佛堂需要畫上壁畫和壇城等等...
後續還有更多計劃需要完成。
迴向功德主計劃
上師和喇嘛們將來會每一年固定在不丹不同的聖地和三乘大樂林為過去贊助三乘大樂林和前面提到的項目的功德主和功德主的家人祈求長壽、健康、事業順利和消除障礙而舉辦點燈、掛風馬旗和不同的法會...
法會包括長壽佛法會、藥師佛法會、財神法會和金剛薩埵法會等等...
還有上師和喇嘛們也會為往生者做超度法會,包括阿彌陀佛和紅觀音法會等等... -
基金組織及管理架構
基金主席及創辦人
尊貴的八世殊利仁波切
轉世活佛。噶瑪噶舉派金剛上師
青海創古寺四大住持之一
殊利大手印佛學會及道場創辦人
不丹<三乘大樂林>創辦人
屢世以來,殊利仁波切均以實修普巴金剛法門成就著稱,於不丹香港、台灣、及中國內地,建立多個共修中心佛學會,舉辦各種佛學開示、法會、閉關、放生活動等,祈利益所有弟子及信眾。
基金工作委員
美術設計
網業管理
會員關係
法會事務
甘露基金會指定中國銀行戶口:
名稱:Amrita Charity Foundation Limited
號碼:012-883-0-007301-1
聯絡電話:6102-1404
Fax:3020-9476
E-mail: amritacharity@yahoo.com.hk
甘
露
語
露
語